7月13日下午,在長三角兩省一市共同舉行的2022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開發者大會上,上海市、江蘇省及浙江省以“云開工”形式,同步舉行滬蘇嘉城際鐵路開工儀式。
開工儀式采取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在嘉善縣設主會場,在上海市青浦新城站、江蘇省蘇州南站、浙江省嘉興南站開工現場設分會場。
滬蘇嘉城際浙江段為嘉善至西塘、嘉興至楓南市域鐵路項目,線路途經嘉興市區、嘉善等地,全長55公里,總投資265億元,建設工期6年,計劃于2028年建成投運。
其北端與上海示范區線貫通,東端與上海市域鐵路南楓線聯通。
嘉興至楓南市域鐵路起點是嘉興南站北廣場,途經嘉興國際商務區、南湖區、嘉善縣,終點在嘉善縣楓南的浙滬省界,規劃與上海市域鐵路南楓線銜接。線路全長約35公里,沿線設嘉興南站、曹莊站、嘉興科技城站、湘家蕩南站、七星站、歸谷站、嘉善站和楓南站共8個車站。
嘉善至西塘市域鐵路途經嘉善中新產業園、姚莊鎮、西塘鎮,規劃在示范區水鄉客廳銜接上海示范區線,線路全長約20公里。全線設嘉善站(暫定名,下同)、中新產業園站、姚莊站、西塘站、祥符蕩站共5個車站。項目在嘉善站與嘉興至楓南市域鐵路接軌,實現線路互聯互通。
兩條線路今后跑的都是市域C型車,推薦速度目標值是每小時160公里。
▲滬蘇嘉城際
▲嘉善至西塘線
▲嘉興至楓南線
作為一種介于高鐵和地鐵之間的軌道交通系統,城際鐵路優點頗多。它將“拉”動的不僅僅是城市交通網,更是嘉興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冉冉升起的未來!
此次先行開工的嘉興至楓南市域鐵路嘉興南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站臺層,車站總建筑面積3萬多平米。
未來,車站西側與規劃軌道交通線銜接,南側與國鐵地下廣場通道銜接,將打造成為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成后,嘉興至楓南市域鐵路嘉興南站與國鐵干線、規劃軌道交通、公交等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可進行無縫換乘,將提升我市綜合交通樞紐水平。
作為長三角地區首條跨兩省一市的快速通勤鐵路,滬蘇嘉城際鐵路串聯起了示范區虹橋商務區動力核、青浦新城、環淀山湖創新核、西岑科創中心、水鄉客廳、祥符蕩創新綠谷、吳江高鐵科創新城、吳江高新區、嘉興科技城等核心功能區,將兩省一市交界地區由薄弱地區轉變為樞紐節點,實現了示范區相鄰組團之間1小時交通圈。
滬蘇嘉城際鐵路開啟滬嘉同城新模式。為嘉興打造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定位奠定根基!
專家解讀
滬蘇嘉城際鐵路的來龍去脈
滬蘇嘉城際鐵路為什么建、怎么建、要建成什么樣?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市鐵指專職副指揮長會羅永聯,在滬蘇嘉城際鐵路浙江分會場開工儀式活動現場接受記者采訪,并對以上問題作出深度解讀。
滬蘇嘉城際鐵路是個什么概念
有什么特點?
滬蘇嘉城際鐵路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標志性工程,東起虹橋商務區,南至嘉興市區,西至吳江區,包括上海市境內的上海示范區線,江蘇省境內的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浙江省境內的嘉善至西塘線和嘉興至楓南線市域鐵路,三地的線路在示范區水鄉客廳互聯互通,全長170公里,總投資940億元。
市域鐵路是介于地鐵與國鐵干線間一種軌道交通制式,主要服務都市圈、城市群,比如在城鎮化程度較高的長三角地區,都市圈中心與郊區、周邊體量較小城市都具有較大通勤需求,就適合建設市域鐵路。市域鐵路實行公交化運營,高峰時段發車間隔十分鐘以內。
建設滬蘇嘉城際鐵路
對于嘉興來說有什么意義?
1.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國家審議通過并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把加快構建區域軌道交通體系放在了重要的突出位置,提出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滬蘇嘉城際鐵路可以加強上海、蘇州、嘉興三地的交通聯系,是通過重大項目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落實落深的重要舉措和現實需要,有利于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的水平。
2.嘉興市域一體化發展的現實需要。嘉興中心城區常住人口160-170萬,嘉善縣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之一,常住人口80萬左右。隨著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推進,將極大帶動嘉興與嘉善的經濟、社會交流和市域功能的融合,兩地建成區基本連綿發展,通勤客流保持較快速度增長。滬蘇嘉城際鐵路項目是市域軌道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市優先發展的線路。通過軌道交通聯系,促進兩地在要素資源流動、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進一步融合,構建區域優勢互補協調發展新格局。
3.實施接軌上海戰略的需要。嘉興是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的示范區。近年來,隨著上海與嘉興經濟社會、人文交流越來越密切,大量常住上海的居民在嘉興購房置業,同城效應逐漸顯現,兩地交通需求呈現較快增長趨勢。從國內外其他都市圈交通的發展經驗看,加強兩地軌道交通的聯系是最優選擇。
已經存在滬杭高鐵、滬杭鐵路
現在去上海也比較方便
為什么我們還要修滬蘇嘉城際鐵路呢?
從功能定位來講,國家提出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國鐵干線、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種模式,滬杭高鐵、滬杭鐵路主要解決區域與區域之間的中長距離的出行需求,一般300-500公里,而市域鐵路主要解決區域內的中短距離出行,一般距離在50-80公里。
從出行需求來講,嘉興與上海之間僅有滬杭鐵路和滬杭高鐵兩條軌道,無論是滬杭鐵路,還是滬杭高鐵,都是國家重大干線鐵路,通道能力日趨緊張,因此嘉興到上海間短途出行經常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鐵路供給明顯不足,亟需布局新的、通勤化的城際軌道線路。老百姓的出行是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是個性化的,出行不僅僅需要滬杭高鐵、滬杭鐵路這些干線鐵路,也需要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多層次的軌道交通共同完成交通出行,單一的方式不能解決所有的城際交通需求問題。
從設站和運營組織看,國鐵干線一般30-60公里設一座站,基本上一個縣(市)設一座車站。市域鐵路5-8公里就設一座車站。國鐵干線要通道12306網站進行購票,發車間隔相對較長,不能做到隨到隨走,而市域鐵路則可以公交化運營,用公交卡就可以刷卡上車,一般5-10分鐘就有一班車。
滬嘉兩地軌道交通對接規劃
根據預測,2035年,上海與嘉興兩地的聯系強度將超30萬人次/日,較目前增長1倍以上。
規劃目標是要構建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等多層次軌道交通系統,出行實效上要打造滬嘉1小時交通圈層,出行比例上要強化軌道交通的主體作用,實現滬嘉兩地軌道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70%。
根據城鎮布局和交通走廊情況,規劃在滬嘉兩地間形成嘉興-楓涇、嘉興-青浦、嘉興-金山三個通道的軌道交通對接。
其中嘉興至松江通道主要涉及嘉興至楓南市域鐵路與上海市域南楓線銜接,兩個均已納入《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嘉興-青浦通道主要涉及嘉善至西塘市域鐵路與上海示范區線銜接,兩個均已納入《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嘉興至金山通道主要涉及金山至平湖市域鐵路,利用既有金山鐵路延伸,金山至平湖市域鐵路已納入《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
滬蘇嘉城際鐵路的由來?
嘉興與上海、蘇州等地經濟相依、生活相通、文化同源,具有較好的“同城化”基礎。為加快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嘉興市提出上海軌道交通延伸至嘉興、新建軌道交通銜接上海軌道交通、利用滬杭鐵路開行通勤客車等設想,但在規劃銜接、建設時序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2020年以來,在國家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戰略指引下,上海、江蘇、浙江三地依托示范區執委會的平臺,建立跨地區、跨部門的三級協調推進工作機制,一體謀劃推進軌道交通對接規劃,提出滬蘇嘉城際鐵路項目,并在系統制式、技術標準、建設時序、貫通運營等多個方面實現統一。
推動前期工作的過程也是提升認識的過程,也是不斷統一思想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