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形成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推進社區鄰里節活動常態化開展,讓更多的社區居民互動起來,共同講好社區鄰里故事,9月17日上午,東城區在朝陽門街道銀河soho舉辦了第四屆“社區鄰里節”分會場啟動儀式,東城區各街道、社區廣泛開展第四屆“社區鄰里節”活動。
啟動儀式由東城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主辦,朝陽門街道工委、辦事處具體承辦,標志著東城區第四屆“社區鄰里節”正式拉開帷幕。在未來的一周時間里,全區17個街道168個社區將圍繞“共建和諧美好家園 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的活動主題,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結合社區優勢,依托社區特色,舉辦300余場豐富多彩的社區鄰里嘉年華活動,集中展示社區、居民風采。
啟動儀式現場劃分為創意簽到區、創意拍攝區、文化集市區、轄區展示區、中央舞臺區等若干區域。所有參加活動的居民在創意簽到區進行電子簽到,采集的照片隨即傳輸到現場大屏幕組成“東城LOGO”。創意拍攝區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和諧號元素,包含“社區鄰里節”、“黨的二十大”、“神五”、“防疫”等內容,由朝陽門街道演樂社區59號影社成員為參加活動的居民進行現場拍攝。文化集市區為居民們準備了非遺文化、地區文創、黨建文化、志愿公益服務等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內容。轄區展示區則通過展板的形式充分展示近年來東城區及朝陽門街道的社區治理工作成果。
啟動儀式上,區領導為活動致辭。隨后,搭配現場創意拍照的和諧號造型,區領導、街道領導、居民代表、志愿者代表、社工代表等一起按下火車啟動按鈕,宣布第四屆“社區鄰里節”正式開幕。整場活動分為“東城鄰里情”和“喜迎二十大”兩個篇章,通過歌舞表演、公益創投項目發布、志愿者表彰等活動內容,傳播和睦、友愛、互助的鄰里精神,傳遞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區精神。朝陽門街道對本場活動進行了網絡直播,東城區的居民們通過觀看直播也能夠感受到“社區鄰里節”的濃厚氛圍。
啟動儀式當天,各社區也都同步舉辦了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亮點紛呈。東華門街道南池子社區舉辦非遺大集,將手工匠人制作的鼻煙壺、草編、毛猴、糖葫蘆、風車、吹糖人等手工作品展示給居民,使居民不出社區就能體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東花市街道棗苑社區開展“創享低碳生活 環保跳蚤市場”家庭交流活動,進一步增強居民“循環利用 低碳生活”的環保意識。前門街道草廠社區組織居民現場制作“喜迎二十大”五谷畫,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社區鄰里節”活動,引導居民走出家門,共敘鄰里親情,促進實現家事共商、家人共治、家園共建。
鄰里和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區治理、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東城區始終倡導和堅持鄰里守望、鄰里互助的時代新風,圍繞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政策保障、整合社區資源、加強社區動員,實踐運用“五民”群眾工作法,進一步做實“五力引航”計劃,做強“東城社工”品牌,做優基本社會服務,做細基本民生保障,涌現出“小巷管家”“周末衛生大掃除”“胡同花友匯”“小院議事廳”等一系列社區治理品牌,為做好“十四五”時期社區治理工作開創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