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天氣微涼,在這菊黃蟹肥的時節,陽澄湖(消涇)國際手作村迎來一派火熱的景象。9月28日,陽澄湖1971倉坊項目開工儀式在蘇州市相城區度假區(陽澄湖鎮)舉行!
相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偉、相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屈玲妮、相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管傲新、相城區政府副區長王昊、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趙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傳統手工藝專委會秘書長吳敏、度假區管理辦主任、陽澄湖鎮黨委書記沈建以及區有關部門、度假區(陽澄湖鎮)、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代表等出席活動。
閑置資產盤活,“糧倉”變身“文創園”
陽澄湖1971倉坊由閑置的消涇糧倉改造而成。消涇糧倉建于20世紀70年代,包括5個圓形筒倉和5個長方形糧倉,用于糧食收購和儲存。目前,糧倉閑置。相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偉在致辭中指出:“陽澄湖1971倉坊不僅盤活利用了低效用地和閑置空間,還將為進一步吸引文化創意人才、組織創意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陽澄湖1971倉坊占地面積9377.6平方米,建筑面積4893.37平方米,總投資6000萬元。項目于今日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6月完成土建。為滿足歷史風貌和業態功能相融合,1971倉坊分為保留建筑與新建建筑兩個部分,以“匠心造物”為主題,集聚匠心造物館、工藝書店、天工藝廊、文創工坊、休閑餐飲、古意碼頭等多個業態,將現代設計和傳統工藝相結合,致力于打造手工藝人和藝術家的孵化基地,文藝復合消費的靈感創意空間,讓非遺融入時代,融入生活。
加快項目建設,努力打造精品
相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偉指出:“近年來,我們以陽澄湖(消涇)國際手作村為載體,加快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手工藝集聚地”。他強調:“施工方和各有關部門,要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堅定不移抓建設,確保項目又好又快如期完工,切實將1971倉坊建設成為資源盤活利用的精品工程,助力陽澄湖(消涇)國際手作村打造成為文化資源的匯聚地、文化產業優勢延伸的突破口。”
保障施工安全,爭創優質工程
相城文商旅集團陶可妍指出:“參與項目建設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等單位通力合作,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切實保證施工安全、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爭創優質工程,共同將1971倉坊建設成為高水平發展鄉村旅游的標志性建筑,持續激發傳統手工藝保護、傳承、發揚內生動力,書寫新時代魚米之鄉“蘇州樣板”中相城精彩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隨后,蘇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施工單位,就紀律、安全、進度、質量等方面鄭重宣誓。
相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偉、相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屈玲妮、相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管傲新、相城區政府副區長王昊、度假區管理辦主任、陽澄湖鎮黨委書記沈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趙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傳統手工藝專委會秘書長吳敏、相城文商旅集團董事長陶可妍、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驍雄、蘇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赟為項目開工培土奠基,六門禮炮齊鳴,挖掘機開動,陽澄湖1971倉坊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