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07-21 發布員:濟南慶典公司
會展項目后的效果評價
效果評價應分析項目所達到和實現的實際結果,根據項目運營和未來發展以及可能實現的效益、作用和影響,評價項目的成果和作用。
①項目運營和管理評價
根據項目評價時的運營情況,預測出未來項目的發展,包括產量、運營量等;對照評估的目標,找出差別,分析原因;分析評價項目內部和外部條件的變化及制約條件,如市場變化、體制變化、政策變化、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管理制度、管理者水平、技術人員和熟練工的短缺、原材料供應、產品運輸等。
②財務狀況分析
根據上述項目運營及預測情況,按照財務程序和財務分析標準,分析項目的財務狀況。主要應評價項目債務的償還能力利維持日常遠營的財務能力。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分析項目的資本構成、債務比例以及需要投資者、政府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政策和資金,如資本重組、稅收優惠、增加流動資金等。
③財務和經濟效益的重新評價
一般的項目在后評價階段都必須對項目的財務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重新測算。要用重新測算得出的數據與項目可行性研究評估時的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別和原因,還要與后評價計算的項目全投資加權綜合利率相比,確定其財務清償能力。同時,評價根據未來市場、價格等條件,進行風險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④環境和社會效果評價
這部分評價的一個關鍵是項目對受益者產生了什么影響:一般應評價項目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影響和污染防治等,如人均收入、就業機會、移民安置、社區發展、婦女地位、衛生與健康、妖貧作用、自然資源利用、環境質量、生態平衡、污染治理等。
⑤可持續發展狀況評價
項目可持續性主要是指項目固定資產、人力資源和組織機構在外部投入結束之后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評價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裝備與當地條件的適用性
項目與當地受益者及社會文化環境的一致性
項目組織機構、管理水平、受益者參與的充分性
維持項目正常運營、資產折舊等方面的資金來源
政府為實現項目目標所承諾提供的政策措施是否得力
防止環境質量下降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手段的可靠性
對項目外部地質、經濟及其他不利因素防范的對策措施